12月28-29日,學院在行政樓四樓三號會議室召開2021年訓練工作會。會議全面總結學院2021年訓練工作情況,分析后疫情時代全球飛行訓練變化形勢,對學院未來飛行訓練工作進行交流研討。學院院長關立欣,副院長歐陽霆、李勇軍、唐慶如,副總飛行師王小龍以及各分院、機關職能部門相關工作負責人,梧州和哈爾濱基地的相關領導參加會議。
關立欣首先代表學院黨委對辛勤工作在飛行教學訓練一線的教職工們表示感謝。他指出,2021年,雖然整個民航行業繼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但在學院各部門通力合作,主動出擊,于困局中開新局,全年取得了近34萬飛行小時的好成績,學院年訓練量再創歷史新高。他表示,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學院的招生、教學和訓練資源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仍能在全國占主導地位,未來,隨著行業的復蘇,學院在從南到北橫貫整個中國的訓練網絡將會越來越多。
關立欣強調,近年來,學院安全狀況總體良好,但安全壓力卻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新老機型交替和安全周期相對較長的時期,各部門要堅持思想從嚴、制度從嚴、作風從嚴、措施從嚴,時刻保持清醒頭腦,警鐘長鳴,確保飛行訓練安全;要通過重視教改的實施,落實全生命周期飛行訓練理念提升教學質量,增強飛行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持續增強飛行教師隊伍能力建設,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升空域、機場、飛機利用率等工作,提升學院訓練系統的整體能力水平,不斷增強學院建設世界一流飛行大學的核心競爭力。
歐陽霆對學院2022年的飛行訓練工作進行了部署,一要深度挖掘、提高航線資源的利用率,要靠科研手段,進行數據分析,把訓練計劃進行精細化管理;二要創新思路,改革儀表訓練的方法和手段;三要合作共贏,把梧州和哈爾濱兩個基地建設好;四要狠抓落實,保證教改工作的順利實施;五要多措并舉,推進訓練新理念的落地落實;六要穩中求進,確保訓練飛行安全,各分院要正確地處理好安全和進度的關系。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各分院、訓練基地及相關職能部門匯報了年度飛行訓練工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計劃。會議通報了學院十四五期間的飛行訓練工作思考,通報了年度飛行訓練工作報告和飛行訓練質量檢查報告,對年度飛行訓練工作進行了研討。
據悉,2021年學院完成飛機訓練338546小時,較2019年同比增長12.97%;模擬機/訓練器訓練83796小時,同比增長12.73%;梧州訓練基地完成飛機訓練24608小時,訓練器訓練4676小時;哈爾濱訓練基地完成飛機訓練4189小時;模擬機中心保障模擬機訓練26019小時。